中国工程院士几个月前在一场私下的演讲中提到,华为的企业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封闭性,虽然这种模式有其短期优势,但从长远来看,依赖单一企业的封闭垄断并非最佳选择。院士指出,当前阶段应当优化科技产业的发展模式,并呼吁在国家层面推动更为开放的市场竞争,避免华为式的封闭垄断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创新和发展。这番言辞虽直言不讳,却恰恰揭示了华为在国内市场日益显现的垄断迹象。这一评价虽然理性且具辩证性,但却引起了部分知名评论员的强烈反应。项立刚、司马南等公众人物纷纷站出来,批评院士的观点,认为华为的垄断指责毫无依据,甚至质疑中国科学院的学术公正性。
然而,随着一系列国产化招标项目的公布,现实很快给出了答案。华为再次深度介入了多个大规模的招标项目,并在价格、市场份额等方面展现出明显的垄断趋势,招标程序和价格高涨引发了广泛关注。
近期,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相继公布了2024-2025年服务器采购项目和全球块存储云资源池的招标结果。在后者的公告中,华为以1.55亿元的报价中标,这一金额是浪潮的7716万元的两倍还多。中国电信的项目则有16家企业参与竞争,华为系公司(如华鲲、宝德和昆仓等)纷纷在中标金额中占据领先地位。虽然从整体中标数据来看,华为并未在单项中标中名列前茅,但在多个项目中,它依然凭借较高的价格和巨大的市场份额,占据了运营商采购的半壁江山。
这种“高价中标”现象在多个项目中屡见不鲜。以中国移动的《2024-2025年网络云资源池六期工程》为例,该项目原本期望通过合理的价格竞争,找到性价比最优的供应商。然而,最终价格最高的华为却成功获得了70%的市场份额,而其他竞争对手价格更低,却仅获得了30%的份额。这种反常现象令外界不得不质疑招标的公正性。类似的情况在中国电信的项目中也得到了印证。
在具体的标包竞争中,华为与其他公司相比,虽在技术和产品性能上未必表现出压倒性的优势,但它凭借着高出同行的报价,依旧能够稳稳占据中标位置。比如,在某些项目中,华为的报价高得令人无法理解,而其竞争对手即便报价低于华为,却在最终评标中处于劣势,几乎无缘大规模的中标份额。
更为复杂的是,华为在这些招标项目中的“围标”现象,已经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。在一些标包中,华为的“亲密合作伙伴”——一批与华为关系紧密的公司,几乎与华为一起组成了“围标联盟”。这些公司在招标过程中形成了价格上的“默契”,使得其他供应商很难突破这一局面。以某些ARM服务器的招标为例,华为系的公司与华为本身在多个标包中相互支持,形成了隐性垄断,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公平竞争。
这一现象在价格上也得到了明显体现。比如在某些标包中,华为系的不同公司报价几乎一致,最低价和最高价之间的差距极小,这种“统一报价”的局面不禁让人怀疑,这是否只是华为系之间的价格合谋。实际上,这些现象反映出华为正在通过“价格控制”和“市场主导”逐渐建立起对国内招标市场的主导地位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随着市场逐步被华为系控制,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整个市场的价格都将被牢牢锁死,客户将失去议价的空间,最终只能接受这一“垄断”价格。这样的局面无疑对其他竞争者极为不利,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潜在的创新者,它们将很难在一个高度集中和控制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。
纵观近些年来国家对国产品牌的支持,尤其是在信创领域,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和资源扶持本土企业的发展,但某些企业,尤其是华为,似乎已经逐渐成为政策保护下的“垄断者”。这些企业一方面享受政策上的关照,另一方面却在市场中采取高价策略,甚至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合谋,使得整个市场的竞争环境变得日益严苛。
面对这种情形,我们必须提出一个重要问题:这样的“垄断者”真的是我们需要的企业吗?当一个企业通过市场操控和价格垄断获得过多利益时,它是否还能代表中国科技产业的未来?这种对市场的过度控制,无论是对企业创新的压制,还是对消费者利益的侵害,都值得我们深思。